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心里愧疚(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的说说)

怎样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学习

11月16日,我参加了成都市心理专家周惠莉针对“如何陪伴孩子成长”为话题的讲座。在此讲座中受益匪浅。

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心里愧疚(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的说说)

孩子从上幼儿班到上初中这阶段,是两个大转折。幼儿时,天真.活泼.可爱,这时,家长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。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,也许父母的烦恼就增加了。他们会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、越难管教。做为孩子,他或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就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,出现所谓逆反心理。

这种逆反心理大致出现在10~20岁的孩子,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
周老师说,这个时段的孩家长要注意:-是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,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,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,这时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在情感上进行真诚、而耐心地交流。二是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,常常采取专制的手段管教孩子。当孩子成长到了产生逆反心理的时期,就会出现独立意识强、故意要显示自己能耐的心理,加上孩子的情绪不稳定,所以就显得更加与父母对抗。家长在此时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,尊重他们的自决权,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。三是多数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,不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。孩子一旦与父母发生抵触,做父母的总喜欢摆出长辈的架子、采取“高压”政策来管教孩子。这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,甚至出现说谎、逃学等不良行为。

有人说:“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,但不懂教育的父母却耐心地将孩子一个个地变成庸才才善罢甘休。”这句话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真的很可怕。对于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来说,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,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针对孩子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,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发展特点,做出不同的教育,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。

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教育交给了老师,星期天也把孩子交到辅导班里,于是,自己就可以放心工作,对孩子放手,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。

有的家长说:“老师,我们这个孩子在家不听话,很调皮,但是就听老师的话,你给我们管严一点,在学校不听话,你该打就打,不要留情,我们绝对没意见。”家长说这样话的时候,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,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期望,好像卸掉了自己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,把孩子完全交到了老师手里。

周老师说,家长们也是孩子的教育者,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陪伴孩子最长,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。家长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作用。在生活的每一瞬间,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。你们怎样穿衣服,怎样跟别人谈话,怎样谈论其他的人,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,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,怎样笑,怎样读报……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。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,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,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。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,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,再坏一些,甚至侮辱母亲,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伤害了你们的儿童,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,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。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。

有的家长因为自己不识字而内疚,总认为欠缺很多东西,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和帮助,于是,当我们问及你的孩子作业怎么没有完成时,家长就会说:“老师,你看我不识字,也不能辅导他,昨天也见到他写作业了,不知道他写的什么。”即使我们家长再不认识字,但是做人的道理总会懂得,我们对待工作,对待生活的态度,总能让孩子们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,孩子们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,只要我们家长细心观察,一样能看到孩子写的作业质量,有的孩子作业就写的密密麻麻,乱成一片,让老师根本就分辨不出一个完整的字体,不认识字的家长也应该具有审美能力吧,希望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们成长,不要逃避责任。更不要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,别忘了孩子是您未来的所有希望。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光光是教育孩子学习,更重要是要让孩子学会做人,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才是我们的育人目的,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、善良、要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。

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表现在如何“教”上,而是表现在父母如何“做”上,父母如何“做”的身影,对于思维能力薄弱的幼儿来说远比父母“教”的声音的影响要大得多。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,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,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,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,如果我们能下班回到家就读书,孩子一定会很喜欢阅读,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回到家就看电视,而让孩子自己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学习,他怎么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呢?虽然人困在了书桌旁,但是心已飞在了电视旁,如果我们能很敬业的努力工作,孩子也会很刻苦地对待自己的学习,也不会玩世不恭地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大大咧咧的学习态度,对待学习冷漠到了极致,即使成绩考的很差也无动于衷。

周老师讲,学校精心的哺育孩子,那么,家长的应该做些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