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,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孙海宁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?

我见过姥姥的小脚。我的姥姥叫杨范氏,她一米七的大个子,但是她脚的全长却很短,除了大脚趾以外,其他脚趾全被折叠在脚下,可想而知小时候受了多少罪。

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,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孙海宁

姥姥是个奇怪的精神病人,她从姥爷被抓去坐牢那天就疯了,爱独自在自己的空间说胡话,其他的和常人无异。她每天都外出走一大圈,至少好几公里,脚虽小,但是走路飞快。

她个人卫生极好,每天用心梳洗,虽然包头穿长衫肥腿裤身上少有异味。所以我经常能遇见看到她怎么缠脚。

我的奶奶也是三十年代生人,但是个大脚,也叫天足,因为她总是晚上偷偷拆掉裹好的小脚,所以没有被旧社会毒害成。现在,每天奶奶都走很多路,身体相当健康。

本人的外祖母和祖母是清末民初出生的,她们俩位老人家生活在那个年代,女孩子从小脚要受规矩,很小的时候穿紧脚鞋,接着就开始裹脚,除大拇脚趾外,其余4个小脚指都是裹的挤压长在足底下,裹脚是承受痛苦的。在现代人看来,走路都不很稳重。而旧社会女人“三寸金莲”脚走红,外婆说过夏季穿单鞋时,站立足底有疼痛,洗脚很是费时费事,先要慢慢的拿下缠裹在脚上很长的白布,洗好后涂上消炎的白药粉,再缠裹上干净的长白布。

俩位奶奶精明能干,宽厚仁慈,乐善好施。一生勤俭持家,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。

外婆在解放前已很注重在意培养母亲读书识字,她老人家曾说过,地主资本家的子女能念书,我家女儿同样能读书,而且还聪明成绩好。母亲在建国前有了理想的事业,外婆一心支持她的工作,我们姊弟都是外婆亲手带大。

奶奶是我们家族的有功之臣,虽是小脚奶奶,非常吃苦耐劳,爷爷识文断字。他们辛苦的培养了五个子女,人人都是知书达礼,成为国家的有为之才,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老人

古代女人裹小脚,美得血淋淋,我的奶奶就是裹小脚的。我们小时候看到奶奶的脚特别小,走起路来迈不开步子,总是颤悠悠的,等她脱鞋后,再看她的脚趾头都蜷缩着,已伸不开了,我很好奇,就问奶奶,我说:“奶奶你的脚怎么和别人的脚不一样?″奶奶说:“我们那会儿必须裹脚,不裹脚女孩找不到婆家,最好看的是三寸小金莲,婆家相亲要先看脚,脚大人家看不上。"“那疼吗?"“疼、裹脚太受罪,母亲把脚趾头压折,然后用带孑缠紧,再用石头压在脚上,脚上流着血,疼得哎呀直叫,一裹就五六天,直到脚趾头彻底伸不开为止。"古代女人都是这样裹脚的直到中国解放,女人才得以解放不裹脚了,直到现在男女平等。

我奶奶和姥姥都是小脚。在我记忆里,奶奶不大动,老坐在花树底下做针线。姥姥可就不同了,颠着一双小脚爱上街,并且走的飞快,那时我小走的慢,经常被她催促。

如果碰上太阳好的一天,姥姥就会洗脚。她洗脚时老把我关在大门外,不让看,并且一洗就是半天,我一直很好奇她的小脚。

后来看文学作品,才知道女人小脚的由来。也对那些因古代男人的审美观,而使妇女受尽摧残的“三寸金莲”所震撼。后来新中国解放了,也解放了妇女们,不再被强迫裹小脚。


很多年以前,我周围有不少“行处金莲步步娇”的小脚女人,那是些我可以称之为奶奶辈的人。她们蹒跚着扭曲变形的小脚,艰难地行走。

母亲和姨妈出身于古城的小资家庭。生于1905年的姨妈很小就开始裹脚,当我能记事看到姨妈时,她已五十来岁了。我见过她那崎形的小脚,除大脚指以外,其余的脚趾全被深深地贴压在脚板底下,用一块长长的布条把脚裹得很小很小,是典型的三寸金莲。

听母亲说,姨妈得益于这双小脚,当年嫁入了一个豪门。但还来不及生下一儿半女,她年轻的丈夫就因病丢下她驾鹤西归了。

母亲比姨妈小14岁,她在世时经常感慨,庆幸自己幼年没有受过伤筋动骨的缠足之痛。因为到她该裹脚的年龄里,沿袭了上千年的这一封建陋习已在废除了。

姨妈是被封建陋习残害的一代女性,她输给了命运,败给了岁月。她的三寸金莲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,那长长的裹脚布束缚了她的一生。

我母亲也是裹过脚的,外祖父也算富户,母亲从小过的是闺阁小姐的生活。但嫁过来后我父亲家道中落,母亲也没享过多少福。养育大了我们兄弟姐妹6个,不仅操持家务,还上山砍柴,下地干农活。

母亲读过家塾,能识文断字,会看小说。对《杏元和番》、《赵琼瑶四下河南》等故事记得很熟,常讲给小时候的我们听。我读小学时,在小镇上买了两张画:“嫦娥奔月”、“仙女下凡”,母亲非常喜爱,让我给她贴在房中柜门上。

母亲受旧时代“三从四德”教育,堪称贤淑典范。早在我出生前祖父祖母都不在了,我所见到的祖母其实是祖父的继室,也是小脚,我小时候是这个祖母带大的。父亲非他所生。但终其一生(1970年去世,寿87岁),外人看不出来她是后祖母,这与母亲的恭敬老人的观念是分不开的。

母亲与父亲一辈子琴瑟和谐,在我童年时代就没见过他们争吵。即使父亲因为历史问题(任过旧政权乡村职务),曾长期抬不起头来,母亲也从来没有嫌弃过他。

母亲对我们的教育,从来不打不骂,而是以自己以身垂范和通过讲理的方式,对我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以致于我现在来回忆,竟然想不起来母亲有什么教育过我的具体事例。

但家教家风摆在那儿,从我们兄弟姐妹6人算起,第二代15人,孙辈15人,孙辈多数已成家又添了一些曾孙辈。这一脉中,无一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;无一作奸犯科的违法事例;无一仵逆的子孙;无一离婚的夫妻;无一不睦的家庭。

这是怎么做到的?特别是在离婚成为时尚的今天,这个家族莫说离婚了,连闹离婚都没有听说过。我们的下一代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挣下了一席之地,各各事业有成,孙辈都是在城里出生的。

这个家族没有受到花花世界各种歪风的影响,坚守着先辈的家风传承。感谢已在天国的父母,特别是小脚的母亲。您们的劳善良、乐观的生活态度,言传身教,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